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易淼教授就新质生产力赋能双城经济圈建设在《重庆日报》发表理论文章

2024年01月08日 09:42  点击:[]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双城经济圈建设

易淼

近日召开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八次会议指出,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强优势产业协同壮大,前瞻布局新兴产业,整合创新资源赋能产业发展,共同打造具有川渝特色的世界级产业集群。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强调的是通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从而实现生产力质的跃升,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而且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域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应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逻辑,即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当前,应紧扣这一基本逻辑,通过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等层面的系统发力,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中的强劲动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紧扣生产力构成要素变革,更好推进新质生产力布局。生产力既包括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等生产资料,又包括具有一定劳动技能并使用生产资料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前者是生产力的“物的要素”,后者是生产力的“人的要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协同推进新质生产力布局的过程中,需要紧扣生产力构成要素变革,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抓好新质生产力的“物的要素”,积极促进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前沿成果汇聚到生产领域、凝结到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上。这就要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在基础研究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域开展协同创新,共同打造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要积极实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联合攻关行动计划,共同组织开展汽车核心软件、人工智能、高端器件与芯片、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科技创新专项任务,加快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同时,要更好地协同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大力培育能够承载新质生产力、解锁新质生产力和释放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不断构建形成具有川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另一方面,要抓好新质生产力的“人的要素”,集聚培养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并更好实现科技知识被劳动者普遍掌握,促进技术水平与劳动能力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携手打造西部人才集聚高地,加强重庆都市圈、成都都市圈和川南渝西、川东北渝东北等地区人才协同发展,进一步扩容战略科技人才队伍、科技领军人才队伍以及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并引导各层次人才向重要产业、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有效流动配置。同时,要加大科技型技能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促进技能人才知识更新与技术创新、工艺改造、产业优化升级要求相匹配,继续共建巴蜀技能人才高地,通过竞赛共办、平台共建、成果共享、师资互培等方式协同推进“巴蜀工匠”共育行动,打造一支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川渝高技能人才大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科学调整各层次生产关系,更好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只有在生产关系层面进行不断调整,才能更好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广义的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促进内部各地区之间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的联动和畅通,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自身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不断夯实生产循环大基地、流通循环大枢纽、消费循环大市场的发展优势。同时,要积极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等协同联动,携手建设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打造新时代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在此基础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更好地做到主动识变、主动应变、主动求变,积极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实现“两个市场”和“两个循环”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掘自身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将自身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撑和国际循环的门户枢纽,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提升国际循环质量贡献力量。另一方面,分工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关系的相应调适离不开分工关系的优化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需要进一步推动城市分工体系与产业分工体系的协同优化,以更好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具体而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以城市分工优化推动协调联动、共生共荣的现代化城市体系建设,继续推动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区功能升级,率先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并加快提升大中城市产业水平和功能品质,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专业特色镇。在此基础上,引导各层级城市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来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更好形成错位发展、分工协作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这种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形成,有利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布局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及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优化企业网络分工体系,从而更好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发挥好上层建筑的积极反作用,更好释放新质生产力潜能。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区域发展战略应置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所组成的整体体系中加以考察。因此,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逻辑,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上层建筑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积极反作用,从而深度释放新质生产力潜能。一方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进一步强化横纵向府际联动和多部门协同治理,深化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改革,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健全区域协作机制,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这就要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积极发力,共同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共同优化要素资源流通环境、共同健全市场制度规则、共同强化区域市场监管,进一步提升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在此过程中,还要紧扣作为成渝地区开展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试验地”的川渝毗邻地区发展,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推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城宣万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等建设,进一步推动这些毗邻地区在规划统筹、政策协调、协同创新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将这些毗邻地区打造成为培植壮大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空间载体。另一方面,文化作为一种观念上层建筑,同样能对经济基础产生积极反作用,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从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的辩证关系来看,文化认同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黏合剂,能够对区域协同促进生产力发展起到稳定的、持久的影响。川渝两地山水相连、历史同脉、文化同源,共同孕育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巴蜀文化。要深入研究巴蜀文化的独特内涵和价值体系,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开展巴蜀文化研究和地方史志、档案文献整理编纂,推进巴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并把巴蜀文化中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优秀因子融入文艺创作、文化和旅游产品开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川渝两地的文化认同感,共同构建川渝两地同宗同源、美美与共的文化共同体,从而让文化起着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各地区协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作者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本文为重庆市社科规划中特理论重点项目:2023ZTZD01成果)

文章来源:重庆日报 2024年1月8日第7版



上一条: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 下一条:关于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咨政研究专项项目“揭榜挂帅”申报的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