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产业经济学 >> 正文

中心副主任易淼教授就川渝示范区如何实现新突破接受两江观察采访

2021年11月10日 16:22  点击:[]

作为川渝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功能,贸易将成为协同开放的重中之重和新的突破口。

近期,国家首个跨省域自贸试验区合作平台——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下称“示范区”)频上“热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川渝两省市政协远程联合协商会等均提出,要加快示范区建设步伐,合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当前,示范区建设迎来一个新的战略窗口期。下一步如何以问题为导向,聚焦重点、精准发力,让示范区成为川渝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主阵地”,推动西部地区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就此,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易淼等专家接受了两江观察的采访。

易淼教授表示,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示范区在推动贸易便利化方面进步明显,但仍有一些关键性的障碍需要突破。

他列举的问题包括:区域内制度性交易成本偏高,跨行政区域利益共享和成本共担机制不够完善,示范区产业内部分工体系不尽完备,现代流通市场体系建设有待加强等。

以问题为导向,接下来怎么办?易淼认为,未来,示范区建设要用好国家政策利好、立足区位优势、产业布局等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创新,着力提升贸易自由化水平:

强化国家物流枢纽功能。对此,两省市已积极展开工作,比如成都双流综保区与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正共同推动成渝国际航空枢纽建设,青白江分别与万州港、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统筹打造中欧班列(成渝)品牌,泸州推动重庆港到泸州港、宜宾港“水水中转”业务落地实施,支持四川企业搭乘沪渝直达快线……

接下来,双方要合力打造国际货运中心,建设万州、涪陵、长寿区域性物流中心,以多元化、国际化、高水平物流产业体系来夯实贸易基础。特别是要利用好3个国际机场,加密国际和地区航线,在落地第五航权的基础上,继续在第六、第七航权等方面进行探索,打通贸易大动脉。

重点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当前,两省市海关不断探索工作机制协同创新,共同发布15条便利化措施,创新“关银一KEY通”模式、保税区设备零配件便捷监管和保税货物跨关区便捷流转模式,在全国首次实现了“电子口岸卡”业务跨关区通办。

未来,两省市还将继续拓展“川渝通办”,建立市场准入异地同标等便利化准入机制,推进双城经济圈内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构建川渝法律服务联盟,优化营商环境,共同加速人才、资金、数据等要素的流动和开放。力争到2025年,示范区基本建立与国际先进规则接轨的制度型开放体系,内陆开放和协同开放水平显著提高。
     大力构建开放型的产业体系。近年来,两省市致力共同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开放型产业体系,制定了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还首次联合在上海举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

未来,川渝要继续深化合作,协力做强产业品牌影响力,做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质量,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吸引更多重大外资项目和总部企业入驻,吸引全球人才、科技、资本等要素聚焦,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贸易发展同频共振。

积极扩大数字化成果运用。当前,川渝已签署“1+9”项大数据协同发展合作协议,数字基建、政务数据、跨省通办机制、信用信息共享、数据服务、“互联网+监管”、企业交流、大数据立法、大数据标准化等9方面重点工作正加紧展开。

接下来,示范区要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提升数字经济聚集程度,共同打造数字经济领域的区域创新共同体,让数字经济成为助推贸易增长的强劲动力,让示范区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图景渐成现实。


图文来源:两江观察2021年11月10推文《川渝这个示范区,如何实现新突破?》



上一条:关于申报2021年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院开放课题的通知 下一条:中心廖元和教授接受两江观察专访谈重庆“三大需求动力”怎样有效扩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