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研究院刘晗副教授就新质生产力发表理论文章被光明网转载

2024年04月22日 14:24 邓勇 点击:[]

近日,研究院刘晗副教授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为题,在中宏网发表理论文章,并被光明网转载。

文章全文如下: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如何把具备高素质的劳动者、蕴含新技术的劳动资料、更加广范围的劳动对象在空间上进行有效聚合,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肯綮所在。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提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应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抓手,促进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区域间的有序流动,实现在地理空间上的优化组合,从而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迈向更高层次。

以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发挥高素质劳动者的能力。通过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实现更高素质的劳动者与更高技术的劳动资料、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在空间上的有机结合。建立健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服务统一平台,畅通劳动力市场信息,破解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致的“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现象,消除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在空间上错配进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不利影响。做好劳动者跨区域流动的社会保障工作,借势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变革,促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等的信息共享与统一管理,破除区域性壁垒,加快社会保障管理由区域异质性向统一同质性的转变,以公共服务便利化助力劳动者的有序流动。优化新质生产力形成所增进价值的分配机制,让劳动者凭借知识、技术、技能等创新能力参与分配,体现人才价值,鼓励劳动者通过跨地域流动更好地挖掘自身潜力。深化异地人才统筹管理机制,创新人才柔性流动方式,以项目合作、联合研发、成果转化等形式,实现智力资源的跨区域共享,协同发挥高素质劳动者的作用。

以统一的技术和产品市场促进新型劳动资料合理配置。通过健全技术与产品市场,强化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在空间上的溢出效应,促进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生产设备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提升蕴含高技术的劳动资料的配置效率。加快全国性技术交易市场的建设步伐,畅通数字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的跨区域流动。通过技术资源有效整合,避免无效率的重复研发,降低新型劳动资料开发的成本。强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加大不同区域间原创性技术供给和产业化发展需求的统筹力度,协同开展科技创新领域的国际合作,鼓励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的共建、共用和共享,加快新型劳动资料形成的步伐。加强标准化的质量体系建设,健全人工智能、先进材料、高端装备等与劳动资料创造密切相关领域的标准体系,加快制定全国统一的质量和安全规范,增强专利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确保新型劳动资料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运用的无缝衔接。通过畅通智能设备、工业软件、物联网等实体和非实体形态生产工具的流通渠道,可以避免不同地区同质化竞争对劳动资料流动造成的阻碍,最大限度、最小成本和最广范围地实现新型劳动工具的普及和推广应用。

以统一的数据和信息市场实现新劳动对象的拓展延伸。通过加快培育统一的数据和信息市场,为泛时空性、强渗透性、广延展性的劳动对象,突破时空场所和工作场域界限,使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以更好地作用,进而形成新质生产力,创造实现条件。以数字中国建设为引领,以公共数据信息为核心,以数字政务平台为载体,打通不同地区数据信息衔接的梗阻,实现公共数据的互联共享,在更广泛的空间内,让新的劳动对象得以开发,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探索建设全国统一的数据要素市场,完善数据确权、数据安全、数据交易等的制度设计和标准规范,促进数据和信息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之间流通,开辟生产活动的新介质、新形态和新领域。加强数据信息资源开发的跨区域联动,推动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夯实算力设施,统筹算力资源,优化算力结构,完善算力服务,降低算力成本,促进高素质劳动者、新技术劳动资料与新劳动对象的结合,更好、更快、更准地挖掘数据信息,迸发新质生产力活力。(作者:刘晗 系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副教授、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文章来源:中宏网


上一条:基地今年再获批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下一条:重庆市社科联党组书记李保海一行调研基地智库建设工作

关闭